姓名:王心悦
电话:17639263303
邮箱:1497546438@qq.com
2025.11.6椒沟小学常态化活动策划案
一、活动名称
2025.11.6椒沟小学“河洛微光计划”素养培育常态化活动
二、活动时间
2025年11.6日上午10:00—19:00(注:结合“河洛微光计划”项目实施周期,活动时间在2025年9月1日-12月31日范围内,符合项目要求)
三、活动地点
洛阳市椒沟小学(来回路程240公里,起始点为科大开元)
四、参与人员
李德翀,张诗晗(主讲),王心悦(主讲),卢卓,李思雨(主讲),孙歌,高韬(主讲),张华蕊
五、服务对象
椒沟小学学前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学生(属于“河洛微光计划”服务的乡村学校学生群体,精准匹配项目“乡村学校素养培育”核心服务对象)
六、活动背景
椒沟小学基础设施相对薄弱,师资力量及拓展类课程欠缺,与“河洛微光计划”聚焦乡村教育资源短板的背景高度契合。本次活动作为项目常态化服务的重要组成,旨在通过艺术、阅读类课程,为学生拓宽视野、培养兴趣、挖掘潜质,助力乡村学生综合素质均衡发展,推动项目“弥补乡村教育资源短板,促进教育公平”目标落地。
七、活动内容(结合项目“素养培育”“社会能力培养”核心板块修正)
本次活动统一主题为“以手作启智,以科普润心,搭建公益课堂桥梁”,严格遵循“河洛微光计划”素养培育与能力培养双重目标,设置四节节关联课程,具体如下:
第一节:
学前一二年级:张诗晗为主讲老师“手作传暖,义教筑情”
通过安全易操作的手作实践,锻炼低龄生手部精细动作与色彩搭配能力;以“礼物传递心意”为核心,引导学生理解“感恩”与“分享”,传递公益课堂的温暖氛围。
三四五六年级:高韬为主讲老师,主题为“电路小伙伴”
以具象化的电路实验为载体,帮助高龄生理解“电流、电路组成”等基础物理知识,打破科学的“距离感”;通过分组实操,培养学生动手能力、问题解决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。
第二节:
学前一二年级:李思雨为主讲老师“折纸筑梦”
通过分步折纸教学,锻炼低龄生空间感知能力与手眼协调能力;以“折纸魔法”创设趣味情境,激发学生想象力,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感受“从平面到立体”的创造乐趣。
三四五六年级:王心悦为主讲老师,主题为“活字印刷术”
通过历史讲解与实操体验,让高龄生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意义与文化价值,培养文化认同感;在排版、拓印过程中,锻炼学生耐心与细节把控能力,理解“古代智慧对现代文明的影响”。
第三节:
学前一二三四五六:童心伙伴大联动
打破低龄与高龄学段界限,让学生在协作游戏中学会沟通、互助,培养团队意识;结合前两节课知识点设计游戏,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,同时以轻松形式收尾,让学生感受“学习+玩耍”的双重快乐。
八、活动保障(依据项目“志愿者管理”“资源整合”“安全保障”制度修正)
车辆与交通:需2辆五人座车辆,由洛阳市义工联合会统一协调,为志愿者发放交通补贴(参照项目“志愿者交通补贴”标准,按240公里往返核算,纳入项目经费支出)。
保险与安全:
需由项目专人录入系统,统一购买志愿者意外险;新增学生安全保障环节,活动前与学校确认场地安全,活动中安排助教全程关注学生活动安全,符合项目“安全保障制度”。
物资准备:从项目“活动物料”经费中列支,需提前由洛阳市义工联合会与学校对接,确保物资适配学生需求,避免浪费。
记录与认证:活动结束后,由项目督导记录志愿者服务时长(主讲、助教按实际参与时间核算,预计每人6小时),填写《志愿者服务记录表》,经学校签字确认后,纳入项目“记录认证”体系,为后续“优秀志愿者”评选提供依据。
九、活动后续(衔接项目“成效评估”“成果运用”要求)
反馈收集:活动结束后1个工作日内,由项目督导收集学校老师、学生反馈,填写《活动质量反馈表》,及时调整后续常态化活动方案。
成果沉淀:将学生活动结果整理归档,纳入项目《素养成长档案》,作为“河洛微光计划”成效展示素材,后续可用于项目宣传推广或成果交流活动。
数据上报:活动相关数据(服务人数、志愿者人次、服务时长、课程完成情况)需在10月25日前由项目实施单位报送至洛阳市委社会工作部,符合项目“每月25日前报送进展”的要求。
十、联系方式
活动负责人邮箱:王心悦1497546438@qq.com
项目对接人(洛阳市义工联合会):焦玉(核心成员,负责协调)
推荐指导单位(洛阳市委社会工作部):联系电话0371-65919552(便于紧急协调)
中共河南省委社会工作部(参考)
洛阳市义工联合会
2025年11月